销售经理:章健
销售热线:138 8687 8272
销售经理:刘经理
销售热线:13886873839
固定电话:0722-3336658
图文传真:0722-3336658
企业邮箱:599091249@qq.com
现在发生火灾,打火警电话后消防车会迅速赶来灭火,那么在过去是怎么灭火的呢?百年之前的灭火器你见过吗?在有300多年历史的芮氏祠堂内,存放着一台200多岁的‘水龙’。
洪蓝镇仓口村是一个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,村里的芮氏祠堂建于康熙年间,距今有300多年,2006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。而在芮氏祠堂里,陈列着一个古代用来灭火的老物件--‘水龙’。当村里发生火灾后,村民立刻将‘水龙’抬出来灭火。
因为它可以高处救火,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消防车,它喷射出去的水柱能有三层楼高,因为跟会喷水的龙相似,老百姓就形象地称之为‘水龙’。
整个村里只有两台‘水龙’,其中一台保存在芮氏祠堂里。‘水龙’整体为铁木结构,呈棕色椭圆状,中间部分是一个木桶,大约可以装百公斤左右的水,桶两边分别刻有“太平水龙”和“仓口前保”字样。在木桶上方,有一根长长的粗木棍,中间是加压装置,两边是两个活塞,用于抽水和加压,其原理跟我们生活中见到的泵井差不多。
仓口村的村民们一直都“约法三章”,无论谁家发生火灾,所有的村民都要前往救火。村里专门有一个人负责打更和防火,只要发现火情,他就会敲着锣在村里来回跑,村里人都会放下手里的事,赶去救火。村民聚集起来后,首先把‘水龙’抬到火灾发生点,村民们自发排成两队,一队主要负责把水桶从河边传过来,将水倒进‘水龙’的桶里;另一队则将空桶再传到河边,依次循环。而‘水龙’的两侧分别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,用力泵水。从‘水龙’的木桶里接一段水管出来,村民再把一段铁管接到水管上,桶里的水就从管子喷出来了。场面非常壮观,送水的村民有时多达一两百人。
尽管这个‘水龙’已年代久远,但看起来仍完好无损。除了‘水龙’的主体外,还有相关配套设施,比如外接的水管和四根类似耙子的东西,耙子的一头有铁钩。以前的房屋是连在一起建的,如果火势猛烈,就用钩子钩住墙,用力把墙体拉倒,防止火情蔓延到隔壁家。
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,有一户村民家遭到雷击引发火灾,大家立刻拨打电话报警,同时将‘水龙’抬出来。由于村里道路窄,消防车进不来。所以,‘水龙’又一次发挥了作用。
‘水龙’保存在芮氏祠堂里,定期检查和保养‘水龙’,每年还给它刷一次桐油。